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汪灵
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逐网络文学。近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《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:2022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.92亿,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,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389.3亿元,同比实现了8.8%的高速增长。
【资料图】
《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》发布
《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》发布现场
谈及网络文学的繁荣,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马援表示,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的文学样式,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重要的文学现象,应进一步彰显中华智慧的原创性力量,发挥传播主流价值、引领时代风尚、激发文化活力、展现中国精神的重要作用。“希望网络文学研究多出成果,多出人才,多出经典成果,更多成果能够登堂入室,进入国家版本馆的馆藏。”
《报告》显示,在内容精品化趋势的持续推动下,2022年网络文学海内外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,风靡中外、“藏之名山”:在国内,144部网文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,10部网文的数字版本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;在海外,16部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录,网文出海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,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.01亿,网络文学成为讲好中国故事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有力载体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玉宏认为,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壁垒,改变了传统文学受众和创作方式的固有模式,给读者带来更为广泛的阅读体验,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创作空间,创新了文学表达的方式和手段,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。
《报告》显示,随着网络文学“题材转向”,现实、科幻、玄幻、历史、古言,成为“中国故事”五大标杆题材。其中,现实题材作品以37.2%的高复合增长率,迈入“黄金时代”;科幻题材作品在高速增长、获得2022中国最高科幻奖银河奖认可的同时,更在大众评论中掀起“科普潮”——2022年起点读书App书评区中“科学”出现近25万次;玄幻题材照出强国奋斗的“现实品格”,富民、强国、科技、工业、奋斗成为网文作品的常用标签;同时,作家在历史、古言等题材网文中运用非遗元素,传统文化深入内容题材,引发了“儒道流”“红楼”等国风热潮。
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表示:“网络文学发生发展至今近三十年,以奇思妙想的民间风景在互联网空间充分绽放,是万众为媒的新媒介时代民间意识的大众文化形态的表征,是短视频、网络剧、微电影、游戏、动漫等各种形式之外最能体现大众视野的文本美学。”
在作家层面,《报告》认为,90后作家已成创作中坚,00后作家成新增主力。数据显示,以卖报小郎君、轻泉流响为代表的90后、95后作家,接连打破网络文学订阅、月票纪录,阅文2022年新增注册作家中,00后占比高达60%。2022作家指数TOP500的新面孔中,00后占比提升10%,且万订作品数较去年同期翻了三倍。
面对网络文学的创作变迁,阅文集团副总裁、总编辑杨晨表示:“我们要做的是始终让自己保持开放和活力,从作家扶持、培养和版权保护等多方面保持对年轻人的吸引、关注。”同时他也强调,“网络文学是大众创作、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,要始终以好故事、好内容为核心,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,与行业创作者共同努力,为讲好中国故事,推动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。”
图据主办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