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今日下午,“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”暨《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“条例”)实施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在紫竹广场举行。
2021年3月1日,《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这标志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正式步入法治化、系统化、常态化轨道。
近年来,我市大力实施分类投放提标、分类收运提质、处理设施提能、垃圾分类示范和保障“五大工程”,不断完善全流程分类体系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强化垃圾分类全周期管理,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,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达39%以上、资源化利用率达80%以上。
截至2022年,全市累计铺设标准化投放点3.4万余个,实现城镇居民小区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;累计评定生活分类示范街道11个、示范社区167个、示范小区1895个;累计建成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实效达标街道116个、达标社区1372个、达标小区14391个;全年共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约9600场次、入户宣传约1440万次,季度入户宣传覆盖率达58.2%,垃圾分类国民教育学校覆盖率达100%、居民知晓率达98.26%。
据了解,下一步我市将持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,将“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”理念贯穿于生活垃圾分类全周期管理,以“补短板、强弱项”为主线,一手抓实环卫基础设施“硬件”建设,一手抓社会动员与分类管理体系“软件”建设,部署推进监督管理智慧化、分类处理资源化、设施设备标准化和组织动员网格化建设,持续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与利用,推动建立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代化治理模式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甦 摄影 杨甦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卢娅芮